欢迎访问天津威雅化妆品有限公司官网!
公司简介 | 联系我们

13803003907

化妆品加工中的技巧

发布日期:2024-10-08 15:13:21 浏览次数:118
一、原料选择与处理技巧


  1. 原料质量把控

    • 在化妆品加工中,首先要注重原料的质量。对于原材料供应商,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审核。例如,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采购,要确保植物的种植环境无污染,提取工艺符合标准。像玫瑰提取物,如果种植过程中使用了过多农药,可能会导致提取物中有害物质残留,影响化妆品的安全性。

    • 对原料进行全面的检测是关键。检测项目包括纯度、微生物含量、重金属含量等。以矿物油为例,需要检测其是否符合化妆品级别的纯度要求,确保没有过量的杂质,特别是有害的重金属如汞、铅等,因为即使微量的重金属超标也可能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严重损害。

  2. 原料预处理

    • 许多原料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预处理。例如,一些粉末状的原料可能存在团聚现象,需要进行分散处理。在处理粉质颜料时,可以采用机械搅拌与添加分散剂相结合的方法。像处理钛白粉这种常用的化妆品白色颜料时,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如卵磷脂等,可以使其在配方体系中更好地分散,提高化妆品的色泽均匀性。

    • 对于油脂类原料,适当的加热和过滤有助于提高其纯净度。在加工唇膏时,将油脂加热到合适的温度(如 60 - 70℃),然后通过精细的过滤器(如 0.22μm 的滤膜)过滤,可以去除其中可能存在的固体杂质,使唇膏质地更加细腻光滑。


二、配方调配技巧


  1. 成分比例优化

    • 化妆品的配方中各成分比例至关重要。在调配面霜时,油相和水相的比例需要根据产品的目标功效和肤质适应性进行调整。对于干性皮肤适用的面霜,油相比例可以适当提高,比如油相占 30% - 40%,以提供更多的滋润成分。而对于油性皮肤适用的产品,油相比例则可降低到 10% - 20%。

    • 活性成分的添加量也需要精准控制。例如,在美白类化妆品中,维生素 C 作为常见的美白成分,添加量过高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,而过低则无法达到预期的美白效果。一般来说,其在配方中的添加量在 3% - 10% 之间较为合适,具体要根据配方的整体稳定性和目标人群的皮肤耐受性进行调整。

  2. 成分兼容性考虑

    • 在配方设计时,必须考虑成分之间的兼容性。例如,酸性成分和碱性成分不能随意混合,否则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,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功效。在一些含有果酸(如甘醇酸)的护肤品中,不能同时添加碱性较强的成分,因为果酸在碱性环境下会失去活性。

    • 一些容易氧化的成分(如不饱和油脂和某些植物提取物)与抗氧化剂的搭配要合理。在含有杏仁油(富含不饱和脂肪酸)的按摩油配方中,添加适量的维生素 E 作为抗氧化剂,可以防止杏仁油氧化变质,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并保持其功效。


三、加工工艺技巧


  1. 混合工艺

    • 采用合适的混合设备和方法是确保化妆品质量的关键。在乳液类化妆品加工中,常用的混合设备有高速剪切乳化机。这种设备可以产生强大的剪切力,将油相和水相充分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液。在操作时,要控制好乳化机的转速和混合时间。例如,对于普通乳液,转速可以设置在 3000 - 5000 转 / 分钟,混合时间为 10 - 15 分钟,以确保乳液的粒径分布均匀,稳定性好。

    • 对于一些含有粉末状固体成分的化妆品,如散粉,要采用逐步混合的方法。先将主要的粉末成分(如滑石粉、高岭土等)进行预混合,然后再逐渐加入其他功能性粉末(如珍珠粉、着色剂等),并且在混合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产生扬尘,影响产品质量。

  2. 灌装工艺

    • 在灌装环节,要注意灌装的精度和卫生。对于小剂量的化妆品,如精华液,采用高精度的灌装机,确保每瓶的灌装量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(如 ±0.1ml)。同时,灌装环境要保持清洁,灌装设备要定期消毒。在灌装口红等膏体类化妆品时,要控制好膏体的温度,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膏体流动性过大而溢出,或者温度过低导致膏体难以灌装。一般来说,口红膏体在灌装时的温度控制在 40 - 50℃较为合适。


四、质量检测与控制技巧


  1. 过程检测

    • 在化妆品加工过程中,要进行实时的质量检测。在混合阶段,可以通过检测乳液的粒径分布来判断混合的效果。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,定期对正在混合的乳液进行检测,如果粒径分布不符合预期的范围(如乳液的平均粒径应在 0.1 - 1μm 之间),则需要及时调整混合工艺参数。

    • 对于粉末类化妆品,在混合过程中要检测其堆密度和流动性等指标。例如,散粉的堆密度应该在 0.4 - 0.6g/cm³ 之间,流动性良好(通过休止角等指标衡量,休止角一般小于 40°),如果不符合要求,可能是混合不均匀或者原料存在问题,需要及时处理。

  2. 成品检测

    • 成品化妆品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测。除了常规的微生物检测(如细菌总数、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应符合国家标准)和重金属检测外,还要对产品的功效进行检测。例如,对于防晒类化妆品,要使用专业的防晒指数测试设备(如 SPF - 290AS 防晒指数分析仪)检测其防晒指数(SPF 值和 PA 值)是否达到产品标注的要求。

    • 稳定性测试也是成品检测的重要环节。化妆品要进行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测试,如高温(40℃)、低温(- 10℃)和常温(25℃)下放置一定时间(如 3 个月),观察产品的外观、气味、质地等是否发生变化。如果出现分层、变色、异味等现象,则说明产品稳定性不佳,需要重新调整配方或者加工工艺。


查看更多 >>

推荐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