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天津威雅化妆品有限公司官网!
公司简介 | 联系我们

13803003907

化妆品 OEM 加工:油相溶剂 —— 卸妆水中溶解油溶性彩妆色素的核心力量

发布日期:2025-09-17 08:46:53 浏览次数:11

在彩妆配方中,70% 以上的显色成分(如口红中的苏丹红、眼影中的氧化铁)属于油溶性色素 —— 这类色素通过油脂载体附着于皮肤表面,普通清水无法将其剥离,而卸妆水中的油相溶剂正是通过 “相似相溶” 原理,成为溶解这类彩妆颜色的核心成分。在化妆品 OEM 加工中,油相溶剂的选择与配比直接决定卸妆水对防水、防汗型彩妆的溶解效率,需从成分特性、肤感平衡、稳定性三个维度精准把控。

一、主流油相溶剂的溶解机制与彩妆适配性

不同油相溶剂的分子结构差异,使其对特定彩妆色素的溶解力呈现显著区别,OEM 加工中需根据目标彩妆类型定向选择:

矿物油(Mineral Oil):作为经典油相溶剂,其直链烷烃结构能快速包裹口红、粉底液中的油脂溶性色素(如 CI 77491 氧化铁红、CI 77007 群青蓝),溶解速率比植物油脂快 30% 以上。某 OEM 工厂针对防水型口红的测试数据显示:添加 15% 矿物油的卸妆水,在 30 秒内可溶解 90% 以上的口红色素,且残留量低于 0.5%。但需注意,矿物油的封闭性较强,若配方中添加量超过 20%,易导致油皮用户出现闷痘风险,因此通常与轻质油脂复配使用。

植物油脂(如霍霍巴籽油、向日葵籽油):这类溶剂的不饱和脂肪酸链能与彩妆中的天然蜡质(如蜂蜡、巴西棕榈蜡)形成氢键,进而溶解附着于蜡质中的色素。例如霍霍巴籽油对眉笔中的 CI 77266 炭黑色素溶解力突出,在 OEM 配方中添加 8%-12%,即可实现眉笔色素的无残留溶解,且其与皮肤皮脂结构相似,适合敏感肌卸妆水开发。但植物油脂的溶解速率较慢,需搭配搅拌工艺优化(OEM 加工中通常采用 3000rpm 高速搅拌,确保油脂与色素充分接触)。

合成酯类(如辛酸 / 癸酸甘油三酯、异壬酸异壬酯):兼具溶解力与肤感优势,其支链结构能快速渗透至彩妆膜内部,破坏色素与皮肤的附着力。某 OEM 企业针对眼影盘的测试表明:添加 10% 辛酸 / 癸酸甘油三酯的卸妆水,对珠光眼影中的 CI 77019 云母包覆色素溶解效率达 95%,且涂抹后无油腻感,适合打造 “清爽型” 卸妆水产品。合成酯类的稳定性优异,在 pH 5.5-7.5 范围内不易水解,可降低 OEM 生产中的变质风险。

二、OEM 加工中油相溶剂的关键控制要点

配比与相容性测试:油相溶剂与水相(如去离子水、甘油)的相容性直接影响产品稳定性,OEM 加工中需通过 “相图实验” 确定最佳比例。例如矿物油与水相的适配比例通常为 1:5-1:8,若油相占比过高(超过 18%),易出现分层;而合成酯类可在 1:3-1:10 范围内稳定存在,适配性更强。此外,需测试油相溶剂与防腐剂(如苯氧乙醇)的兼容性,避免因成分相互作用降低防腐效果(如某些植物油脂可能与甲基异噻唑啉酮发生拮抗反应)。

工艺参数优化:油相溶剂的溶解效率受温度与搅拌速度影响显著。OEM 加工中,通常将油相加热至 45-55℃(避免高温破坏植物油脂活性),与水相在均质机(8000rpm)下混合 15-20 分钟,确保形成均一的乳液体系 —— 该工艺可使油相溶剂均匀分散,与彩妆色素的接触面积提升 40%,溶解速率加快 25%。若生产低温稳定型卸妆水,还需在冷却阶段(25-30℃)补加油相增溶剂(如 PEG-40 氢化蓖麻油),防止低温分层导致溶解力下降。

合规性与安全性:根据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(2024 版)》,矿物油需符合 “化妆品级白油” 标准(重金属含量≤0.1mg/kg),植物油脂需通过 “微生物限度测试”(细菌总数≤100CFU/g)。OEM 工厂需要求原料供应商提供 COA(分析报告),并在生产前进行批次抽检,避免因原料杂质导致色素溶解后出现 “残留斑点”(如矿物油中的多环芳烃可能与色素结合形成难以清洗的沉淀)。
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:防水型彩妆卸妆水的 OEM 配方设计

针对防水型彩妆(如防水口红、防汗粉底液),某 OEM 企业开发的经典配方可作为参考:

油相体系:矿物油(12%)+ 辛酸 / 癸酸甘油三酯(8%)+ 霍霍巴籽油(5%)

作用逻辑:矿物油快速溶解口红中的油溶性色素,辛酸 / 癸酸甘油三酯渗透粉底液蜡质层,霍霍巴籽油辅助溶解残留的炭黑类色素,三者协同实现 “30 秒快速溶解 + 无残留”。该配方经测试,对防水彩妆的色素溶解率达 98.2%,且经 200 名敏感肌用户试用,不良反应率低于 0.5%,符合中高端卸妆水的 OEM 生产需求。

综上,油相溶剂是卸妆水溶解油溶性彩妆色素的 “核心武器”,在化妆品 OEM 加工中,需根据目标彩妆类型、用户肤质定位,精准选择油相成分并优化工艺,才能实现 “高效溶解” 与 “温和安全” 的平衡。


查看更多 >>

推荐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