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天津威雅化妆品有限公司官网!
公司简介 | 联系我们

13803003907

化妆品 OEM 美白面膜核心工艺:从活性成分筛选到稳定体系构建

发布日期:2025-09-15 09:17:50 浏览次数:12

化妆品 OEM 加工领域,美白面膜的核心竞争力源于 “高效活性成分 + 稳定工艺体系” 的双重保障。不同于普通补水面膜,美白面膜需在确保成分渗透效率的同时,规避刺激风险,其工艺设计需贯穿原料预处理、乳化分散、精准控温等全流程,最终实现 “安全美白” 的核心目标。


一、活性成分的科学筛选与预处理工艺

美白面膜的功效基础是活性成分的选择,OEM 加工中需优先选用经临床验证、配伍性强的成分,并通过预处理提升其稳定性与渗透性。

核心美白成分组合策略:主流配方常采用 “抑制黑色素生成 + 加速黑色素代谢 + 抗氧化” 的三重机制。例如烟酰胺(5%-10%)可抑制黑色素小体转运,搭配传明酸(2%-3%)阻断紫外线诱导的黑色素生成,再复配维生素 C 衍生物(如 3-O - 乙基抗坏血酸,2%-5%)实现抗氧化提亮。需注意,烟酰胺与酸性成分(如维生素 C)直接混合易发生降解,OEM 加工中需分相溶解 —— 烟酰胺溶于水相(40-45℃),维生素 C 衍生物溶于丙二醇等助溶剂(35℃以下),避免高温破坏。

预处理提升成分活性:对于难溶性美白成分(如光甘草定,溶解度仅 0.02%),需通过 “微粉化 + 环糊精包合” 工艺处理:将光甘草定粉碎至 1-5μm 粒径,与 β- 环糊精按 1:5 比例混合,在 60℃下搅拌 30 分钟形成包合物,溶解度可提升至 0.5% 以上,同时减少成分氧化,延长保质期至 24 个月。此外,熊果苷易在酸性条件下分解,需在水相中和至 pH 5.5-6.0(用三乙醇胺调节),确保加工过程中活性保留率≥95%。


二、乳化与分散工艺:保障成分均匀性与肤感

美白面膜多为水凝胶或乳霜质地,乳化分散工艺直接影响成分均匀度(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导致刺激)与使用肤感(避免黏腻),OEM 加工需重点控制以下环节:

水凝胶型面膜工艺:以透明质酸为基质的美白面膜,需采用 “分步溶胀 + 高速分散” 工艺。先将低分子透明质酸(分子量 100kDa)与去离子水按 1:50 比例混合,在 25℃下搅拌 30 分钟初步溶胀,再加入高分子透明质酸(分子量 1500kDa),用均质机(2000rpm)分散 10 分钟,确保无颗粒。随后加入美白活性成分,继续搅拌 20 分钟,通过激光粒度仪检测,确保体系粒径均一(偏差≤5%),避免敷贴时出现局部刺激。

乳霜型面膜工艺:含油脂成分(如角鲨烷)的美白面膜,需采用 “油相水相分别加热 + 均质乳化” 工艺。油相(角鲨烷、神经酰胺)加热至 80℃完全融化,水相(甘油、美白成分)加热至同温,将水相缓慢加入油相(流速 50mL/min),同时开启均质机(3000rpm)乳化 5 分钟,形成粒径 1-3μm 的乳滴。降温至 45℃时加入防腐剂,继续搅拌 15 分钟,确保体系 pH 稳定在 5.0-6.0,避免乳滴聚结导致成分分层。


三、pH 与渗透压调控:适配皮肤屏障,提升安全性

人体皮肤表面 pH 为 4.5-6.0(弱酸性),渗透压约为 280-320mOsm/kg,美白面膜的 pH 与渗透压需与之匹配,否则易破坏皮肤屏障,引发泛红、刺痛。

pH 精准控制:OEM 加工中需分阶段监测 pH:活性成分添加后、乳化完成后、降温至室温后,每阶段用精密 pH 计(精度 ±0.01)检测 3 次,取平均值。若 pH 偏低(如含维生素 C 衍生物导致 pH 4.0),用 0.5% 三乙醇胺溶液微调;若 pH 偏高(如烟酰胺导致 pH 6.5),用 0.5% 柠檬酸溶液调节,最终将 pH 锁定在 5.0-5.5。例如某批次美白面膜因烟酰胺添加量偏差,pH 升至 6.8,通过补加 0.3% 柠檬酸溶液,pH 回调至 5.3,皮肤刺激性测试(鸡胚绒毛尿囊膜测试)评分从 1.2 降至 0.3(评分≤0.5 为安全)。

渗透压调节:通过添加甘油、丙二醇等多元醇调节渗透压。例如在水凝胶面膜中,甘油添加量为 5%-8% 时,渗透压可达到 300mOsm/kg 左右,与皮肤渗透压匹配。OEM 加工中需用渗透压仪实时监测,确保偏差≤10%,避免渗透压过高导致皮肤脱水,或过低导致成分渗透效率下降。


四、灌装与灭菌工艺:保障无菌与活性留存

美白面膜含高活性成分,易受微生物污染或高温破坏,灌装与灭菌工艺需兼顾 “无菌” 与 “活性保留”。

无菌灌装环境:OEM 工厂需采用万级洁净车间(尘埃粒子≤3520 个 /m³,微生物≤10CFU/m³),灌装设备(如蠕动泵)需经高温灭菌(121℃,30 分钟)或臭氧灭菌(浓度 0.3mg/L,60 分钟)。灌装时需控制速度(10-15mL/s),避免产生气泡导致面膜布吸附不均,同时确保每片面膜液含量偏差≤±2%(如标注 25mL / 片,实际含量需在 24.5-25.5mL)。

温和灭菌方式:避免高温灭菌(如 121℃灭菌会导致维生素 C 衍生物活性损失 30% 以上),优先采用 “紫外线灭菌 + 防腐剂协同” 方案。面膜液制备完成后,经紫外线照射(波长 254nm,照射时间 15 分钟),再添加 0.1% 苯氧乙醇(防腐剂),微生物检测需符合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要求:细菌总数<100CFU/g,霉菌酵母菌<10CFU/g,致病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)不得检出。


查看更多 >>

推荐新闻